编者按:
何以山文?这是每颗向往成长的心灵,对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好奇叩问。在这里,有“1234567”人才培养模式的匠心育人,有校企携手铺就的就业坦途,有热血浇灌的担当故事,有产教融合迸发的创新活力,更有老中青教师接力传承的教育热忱。
“何以山文”专栏,将带你走进山文的日常与深处。从课堂到职场,从校园到社会,我们用真实的故事、鲜活的细节,拆解这所学校的育人密码,见证每一份成长的力量。
一起读懂山文——这里不止有知识的传授,更有梦想的扎根与绽放。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
在当今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以其独特的“1234567”人才培养模式脱颖而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一是树牢“一项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主线,学校一切工作的优劣都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首要依据。学校始终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中心工作,把价值观培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是构建双元育人机制。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积极与企业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体系建设、课程教材开发、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实训平台建立、教学过程开展、质量评价以及学生就业等八个方面共同发力,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校企共育、共生。
三是践行“三种精神培育”。秉持“用劳模精神感召人、用劳动精神培养人、用工匠精神铸造人”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三种精神”在“五育并举”育人格局中的融合增效作用,让学生在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四是坚持“四个目标引领”。文化引领方面要打造山文独特文化体系与生态;标准引领以“高标准”推动教育各环节高质量发展;实践引领注重实践教学与改革;产业引领则根据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
五是处理“五对重要关系”。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五对重要关系,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六是搭建“六大教学模块”。搭建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终身学习六大教学模块,全方位满足学生知识、技能、品德、创新等多方面发展需求。
七是聚焦“七点精准发力”。聚焦专业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更新、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实践、制度体系与质量评价、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七点精准发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1234567”人才培养模式,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辽宁配资平台叫什么名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