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天,长沙某医院辅助生殖科迎来了一位42岁的女性患者。她的诉求十分明确,就是想通过人工受孕怀孕,无论经历多少次失败,她都坚决不放弃。为了确保卵子的质量,她甚至坚持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取卵手术。幸运的是,这一切仅经过一次取卵、体外受精以及胚胎移植后,她便成功怀孕。
周围的人们无法理解她高龄怀孕的冒险决定,甚至她的丈夫最初也持反对态度。但一年后的八一建军节,刘云爱顺利通过剖腹产生下一个体重超过八斤的健康男婴。抱着孩子,她泪流满面,激动地说:“我终于把儿子找回来了!”
这位女性名叫刘云爱。2015年,她的长子蔡家远因公殉职,面对巨大的痛苦,怀孕成为她支撑生命的重要动力。孩子的健康诞生,重新点亮了她对未来的希望。
刘云爱和丈夫蔡来元均来自湖南永州市双牌县打鼓坪乡河源村,三代以来都是务农的普通农民。两人文化程度都仅有小学,识字不多,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他们质朴善良,勤劳诚实。
展开剩余89%1993年,二人通过媒人介绍认识,没有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更多是为了过踏实的生活,不久便结为夫妻。婚后第二年,刘云爱生下一个女儿,两年后又添了一个儿子,家庭虽不富裕,却和睦安宁。
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好,蔡来元重新开起了家里的猪肉摊,除了务农,还做杀猪活儿。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劳作,只为尽快改善家庭条件。儿子女儿性格乖巧,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勤快踏实,放学后总是帮忙干农活。儿子蔡家远尤其懂事,从不与村里游手好闲的青年混在一起。自小他便怀揣军旅梦想,看电视时觉得解放军英姿飒爽,立志长大后当兵。
高中毕业后,蔡家远放弃了高考机会,立即递交了入伍申请。他既实现了梦想,也减轻了家庭负担,没有因成绩差误入歧途,这让刘云爱和丈夫感到欣慰。入伍后,蔡家远每月都会领到生活津贴,他从不挥霍,而是将钱存起来寄回家。父母心想着等儿子退伍后就该成家,而此时蔡家远已有了相处一段时间的女朋友。刘云爱拿出多年积蓄,将家里的土坯房改建成了三层小楼。
蔡家远被分配到天津消防总队八大街中队,半年后晋升副班长。村里乡亲们见到刘云爱夫妻,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们的儿子前途无量。
2015年8月12日,正是蔡来元的生日。清晨,他收到了儿子发来的生日祝福短信。几天前,蔡家远还寄给父亲一双新皮鞋作为礼物。当天,家中来了不少亲戚,蔡来元兴奋地向每个人展示这双鞋,说这是儿子送的礼物。
临近中午,蔡家远打电话回家,和父亲聊了几句,询问母亲在忙什么,得知母亲在做饭,家里亲戚众多。他嘱咐父亲别喝太多酒,并约好晚上亲戚散去再打电话。电话挂断后,一家人高兴地为蔡来元庆生,直到晚上热闹才逐渐散去。
客人走后,刘云爱和丈夫忙着收拾碗筷,直到九点多才稍作休息。刘云爱突然想起儿子约定晚上会打电话回来,却一直没有消息。蔡来元安慰妻子,推测儿子下午忙碌,宿舍熄灯时间已到,明天再联系。夫妻俩于是洗漱睡觉。
半夜,刘云爱被噩梦惊醒。梦里,她看到儿子浑身燃烧,痛苦地在地上挣扎,自己试图扑灭火焰,却怎么也靠近不了。她惊醒后浑身冒汗,心里难以平静。蔡来元连忙安慰她,但刘云爱坚决要给儿子打电话。
电话那头却传来冷冰冰的提示音:“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
有时候,母子间的这种心灵感应无法用科学解释。就在同一时刻,蔡家远正处于天津“8.12”火灾现场,和另外24名消防员一起冲进火场,经过多次确认无危险化学品后迅速展开灭火行动。
然而,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气味,意识到危险时,已无力回天。高危违禁品硝酸钠发生剧烈爆炸,瞬间夺走了25名消防员的生命,蔡家远也在其中。
次日清晨,刘云爱和丈夫接到噩耗时,刘云爱几乎昏厥。夫妻俩立刻启程赶往天津,路上刘云爱的眼泪不停流淌,数次哭得无法呼吸。
当时,为了照顾家属情绪,实情没有立即告知,蔡来元还抱着希望,期盼儿子能活下来,即便是残疾也无所谓。但爆炸威力极大,25名消防员处于爆炸核心区,全部当场牺牲,甚至有遗体残缺不全。
蔡家远牺牲时年仅19岁。
抵达天津,确认儿子已不可能回来的消息后,刘云爱当场昏厥。当地政府安排他们夫妻入住酒店休息,后续还有一系列丧葬事宜等待处理,但刘云爱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儿子永远离开了。
站在酒店窗前,她一度产生跳楼轻生的念头,幸好被蔡来元及时发现并拉回。为防止刘云爱冲动,蔡来元请来亲戚帮忙照看,刘云爱的姐姐和外甥女第一时间赶到天津。
看到刘云爱一夜间苍老了许多,亲人们只能陪她聊天分忧。外甥女一句话如醍醐灌顶般点醒了刘云爱:“姨,你还年轻,以后还能再生个孩子。”
刘云爱想到自己才42岁,怀孕并非完全无望。尽管文化不高,但她是个坚定果断的人,有了这念头后,立即收拾心情,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
医生看完检查报告,遗憾地告诉她,自然怀孕几乎没有可能。医生好奇她为何如此急切想怀孕,听闻她丧子之痛后,既同情又震惊,建议她尝试人工受孕,虽然成功率不高,但至少存在希望。
这丝希望给了刘云爱莫大的勇气和力量。当她把决定告诉家人时,所有人都反对,尤其外甥女内疚不已,没想到一句安慰话竟成了她冒险试管的导火索。
丈夫蔡来元同样饱受丧子之痛,但理智地考虑妻子的身体和未来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乡邻的眼光,劝她三思而后行。
然而,刘云爱意志坚定,毫无犹豫,执意尽早动手术,认为越早成功机会越大。见妻子如此坚定,蔡来元终于放弃反对。
两人在天津办完蔡家远后事后,前往长沙某医院开展人工受孕治疗。医院附近有许多为外地求医夫妻准备的旅馆,他们便在其中一家住下。
取卵前需做一系列检查,医生明确告诉刘云爱,成功率只有5%到10%。许多年轻患者需反复尝试数次,甚至更多。尽管机会渺茫,这却是夫妻俩唯一的希望。
刘云爱文化不高,只能依靠从小听来的农民经验来理解生育:身体健康是成功的基础,正如土地肥沃才能长出好庄稼。为此,她决定先调理身体。
在等待取卵期间,她每天在旅馆附近坚持跑步一小时,严格控制饮食,减少油盐摄入,甚至戒了她喜欢的辣椒。听说泥鳅富含高蛋白,她便用白水煮泥鳅拌面条,虽然无味,但一大碗也能吃下。
2015年10月,医院通知刘云爱和蔡来元可以来取卵和采精。她急切赶到医院,动作麻利。医生建议打麻药,但刘云爱担心麻药影响胚胎,坚决拒绝,甚至表示可以绑着手术台完成手术。
无麻醉取卵的痛苦超乎想象,取卵针刺入体内瞬间带来剧烈疼痛,她汗如雨下,手握床沿发抖。她形容这疼痛比生孩子还难忍。
虽然手术仅持续十分钟,但对她而言却极其漫长。医生最终从她体内取出8颗卵子,随后进行体外培养,等待细胞分裂并挑选优质胚胎移植。
几天后,医生将两颗发育良好的胚胎植入刘云爱体内。主治医生都感到惊讶,以她的身体条件能一次成功极为罕见。接下来,就是等待受精卵着床发育,若无异常,十个月后她将迎来健康宝宝。
医生告知大约18天后可用验孕棒检测是否怀孕。刘云爱却等不及,13天就去验孕,看到清晰的两道杠,她在经历丧子痛苦后首次由衷地笑了。
人工受孕成功后,夫妻俩回到老家。一路上刘云爱格外小心,原本半小时的路程,她走了近一小时。回家后也尽量避免剧烈活动,直到快两个月时,才敢开始做些简单家务。
然而怀孕三个月时,一天刘云爱突然出现流血,夫妻俩紧急赶往县医院检查。因设备有限,B超不够清晰,他们又火速前往市医院,终于确认胎儿健康且已有心跳。
这一消息让夫妻俩悬着的心放下。此后,蔡来元承担了家中所有家务,悉心照顾刘云爱,嘱咐她安心养胎。望着日渐隆起的肚子,刘云爱真切地感觉到儿子正回归她身边。
有了这孩子,刘云爱早已想好了名字——蔡家成。她觉得之前儿子蔡家远的名字不好,“家远”寓意离家太远,结果再也没能回家。这次无论男女,孩子都必须留在家里,好好守护着,平安健康地成长。
鉴于刘云爱身体状况不适合顺产,她和医生商量后,将预产期定在2016年8月1日建军节,以此纪念哥哥。
终于,那天她顺利生下一个八斤多重的男孩。抱着孩子的瞬间,泪水夺眶而出,含泪对蔡来元说:“我把儿子找回来了。”
一周后,刘云爱抱着小儿子回到家中。这个如天使般的孩子,给她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希望。数月后,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她将大儿子蔡家远的骨灰迁移到距家200多米的一处山坡,方便日后祭拜。
有了小儿子,刘云爱逐渐找回了昔日的笑容,容貌也显得年轻了许多。随着媒体关注,她开设了社交账号,记录自己和小儿子的生活点滴。如今,蔡家成已经八岁,一家人平安幸福,逐渐摆脱悲痛阴影,迈向崭新的生活。
发布于:天津市辽宁配资平台叫什么名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